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成果

重磅 |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银海眼科医院院长段俊国教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

发布时间:2019-03-05 发布来源:银海名医馆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正式公布了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入选人员名单,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银海眼科医院/四川省眼与视觉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段俊国教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

 段俊国教授

 

段俊国教授主要从事中医眼科理论研究和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疑难眼病研究。在眼与十二经脉关系研究、眼内出血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药防治机制研究等方面有很深的学术造诣,提出"阳虚致变学说"、"玄府通道学说"。近年来,着眼于视网膜图像技术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推动发展了中医五轮学说、八廓学说和内眼组织与脏腑相属学说,是目前是我国中医眼科领域的领军人物。

 

 

段俊国教授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国际科技合作专项、"863"计划、支撑计划、攻关计划、公益行业专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21项,部省级19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等部省级科技奖13项;获得国家新药证书2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及软件著作权3项;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86人;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编《中西医结合眼科学》高等院校本科国家规划教材("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主编《中医眼科学》高等院校本科国家规划教材,主编《中医眼科临床研究》高等院校研究生国家规划教材。主持创制了我国第一个上市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药新药"芪明颗粒",主持创制我国第一个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中药新药"丹红化瘀口服液"。2017年,"芪明颗粒"和"丹红化瘀口服液"双双被纳入国家最新医保用药目录。

 

 

2016年,段俊国教授依托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学院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与太极药业、西藏药业、康弘集团、贵州百灵等上市公司合作在成都创立亚洲世预赛在线直播,按照眼科学院、眼科医院、眼科研究院三位一体模式建立我国西部最大规模的研究型眼科医院。亚洲世预赛在线直播于2017年7月16日举行了隆重的开业典礼。银海眼科医院院长段俊国教授于2107年获成都市"蓉漂计划"特聘专家称号,2018年获科技部创新新业人才、四川省"万人计划"天府杰出科学家、金牛区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主任医师 

教授/博士生导师

 

 

段俊国,成都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四川省"万人计划"天府杰出科学家,四川卫生计划首席专家,现任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银海眼科医院/四川省眼与视觉健康产业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为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五官科学科)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眼科学)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视功能保护重点研究室主任、四川省视网膜图像技术与慢性血管性疾病防治协同创性中心主任、四川省眼病中医药防治及视功能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医眼耳鼻喉杂志主编。担任全国临床医学中医学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得"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等荣誉称号,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名中医、成都"蓉漂计划"特聘专家。现任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国家病证标准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席、疗效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主席、伦理审查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影像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四川省糖尿病防治协会会长、四川省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预防医学会眼视保健分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万人计划"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国家特支计划",亦称国家"万人计划",是面向国内高层次人才的支持计划。2012年8月17日,经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批准,由中组部、人社部等11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目标是用10年时间,遂选1万名左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给予特殊支持。

国家"万人计划"是中央着眼于统筹国内国外两种人才资源,突出高端引领、全面推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人才工程。按照高端引领、梯次配置的思路,重点支持三个层次、七类人才。第一个层次是"杰出人才",计划支持100名处于世界科技前沿领域、科学研究有重大发现、具有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人才。第二个层次是"领军人才",计划支持8000名国家科技发展和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创新创业人才,包括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和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等类别。第三个层次是"青年拔尖人才",计划支持2000名35周岁以下、具有特别优秀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潜能、科研工作有重要创新前景的青年人才。

国家"万人计划"由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统一领导,中组部、人社部等11个部委成立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下设专项办负责具体实施。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等5部门设立评选平台,分别负责开展三个层次、七类人才的申报和初选。为确保计划实施效果和公信力,该计划借鉴国际国内成功经验,在遴选程序、遴选标准、评价方式以及评审专家的选择等方面,建立科学、严格的制度和办法,在实施过程中探索建立效用评价、公信调查和管理评估机制,努力把国家"万人计划"打造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品牌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