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按照省委改革办《关于对"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开展实地调研督导的通知》要求,四川省科技厅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银海眼科医院召开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落实情况座谈会,省委改革办二级巡视员吕焱飞、省委改革办调研一处二级调研员叶全、科技厅战略规划与政策法规处副处长刘娟、科技厅战略规划与政策法规处一级主任科员卢忠伟、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战略推进处一级主任科员袁泉及试点单位项目负责人参加了座谈,来自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电科集团十所、中国电科集团三十所、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省农科院、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省机械研究设计院、成都西南交大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专家领导共聚一堂,深入了解探讨改革试点推进情况。
座谈会上
"四川省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通道"正是其中之一,该成果中诞生了一项项成都高校院所里的科技成果创新项目,我院银海模式创建混合所有制产教融合新体制医疗机构位居其中,此次座谈会也向与会领导和专家展示了我院医教研三位一体建设情况。
与会领导、专家畅所欲言
座谈会上,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试点工作推进情况,阐述了在试点推进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工作进展和取得成效等;并通过众多典型案例分析总结,相互分享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的制度性成果和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对于试点工作推进存在的主要问题、困难,各位专家畅所欲言,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
省委改革办二级巡视员吕焱飞总结发言
省委改革办二级巡视员吕焱飞总结说,四川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是第一批改革试点单位,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改革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该项改革试点单位已由20家单位扩大至45家单位,试点内容也从原来的3项扩大至6项,今天很欣喜的看到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银海眼科医院这样一个优质的示范项目在我省脱颖而出,砥砺担当,为人民群众眼健康做出重要的贡献。一系列成功的案例,也将促使我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撑,围绕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通道,继续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制机制改革,让科技赋能我省产业功能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座谈会上
近年来,成都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通道。"成都经验"以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通道进行了先行先试的尝试。随着改革的"破题",一项项诞生于成都高校院所里的科技成果正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我院作为一家新型模式下诞生的医教研一体研究性专科医院引起了社会瞩目,医院正是由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段俊国教授团队的专利成果"一种具有视神经保护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转化而来。该项专利成果评估价值2063万元,吸引太极集团、西藏药业、康弘药业、贵州百灵药业等多家上市公司及社会资本组建了亚洲世预赛在线直播股份有限公司。该项目符合四川省改革要求,将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由单纯的国有改变为单位、个人混合所有,将"先转化"改变为"先确权",通过对科研团队给予成果产权奖励,充分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解决了科技成果转化"最先一公里"的问题,有力推动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与会专家在医院二期调研视察
会议期间,在段俊国院长的陪同下,省委改革办二级巡视员吕焱飞一行先后参观我院刚启用二期银海大楼的门诊大厅、小儿眼科、屈光中心、特检部,随后来到具有62年历史的达夫楼,参观了国医大师工作室、中医眼科治疗室、医美中心、眼影像分析与诊断中心等,俊国院长向各位嘉宾重点介绍了我院基于人工智能的眼底影像分析研究,展示了我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视网膜图像分析协作网、人工智能视网膜图像分析系统、眼底图像远程分析诊断系统和以眼底血氧测定为核心的中医眼诊仪。各位来宾对我院现有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的落地和持续产出的科技成果表示赞赏。
与会专家在医院各科室调研视察
一子落,满盘活。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带来的更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益显著,成都以高校科研成果为主要对象的技术交易市场日益活跃,成效金额不断增大。不负岁月,银海眼科正以昂扬的姿态,充满活力的机制,肩负大道的责任,践行着科技成果转化和产教融合的使命,阔步向前,为人类眼健康服务贡献着自己的力量。